“数字化生存与学院信息化建设”——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训威畅谈学院信息化建设
5月8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次周末干部大讲堂及主任交流会。学院实验与信息中心主任陈训威为全员讲解学院未来信息化建设方向。学院党委书记杜晓成,副书记邬明建、李好,院长助理郭凛,学院所有行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沈作霖主持。
沈作霖介绍,对本次的信息化培训,早在上学期就经过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要适时举办。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大家至今也不能坐下来听讲、面对面交流。为了将学院各项工作往前推进,学院党委决定利用网络会议进行线上学习。
陈训威主讲的题目是“数字化生存与学院信息化建设”,分别从信息安全、应用场景和数字化协作三个方面展开。接到主讲任务之后,陈训威特意在知网上以“高等学校、学院信息化”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文献,检索到的392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是和学院信息化本身相关。大多是学校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财务信息化等内容。说明在这个领域,深入思考的人很少。但以经管院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大的规模,必须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来提升学院治理水平。为了贴近各办公室的工作需求,陈训威提前一天向全院行政教辅人员发放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收到的91份有效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

讲到信息安全时,陈训威强调“阳光之下无新事,互联网上无隐私”。信息安全,首先是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高校工作者,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严守意识形态安全这一红线,把好宣传关,传播正能量。EIC作为院内承担信息安全的技术部门,为解除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将学院官网及多个院内网站迁移到了学校信息中心站群。
信息安全,其次是数据安全。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72.53%的行政职员习惯用办公电脑保存数据,89.01%的行政职员习惯用移动存储备份数据。但存储硬件的不可靠性,随时都有可能为数据带来“灭顶之灾”。陈训威建议个人的重要数据利用百度云盘存储,部门的重要数据,特别是不方便在公有云上存储的数据,未来可利用学校信息中心的私有云存储。这样既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也能在传递数据、分享数据、移动办公时更有效率。29.67%的行政职员更新操作系统不及时,34.07%的行政职员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应用软件,这些都是极其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及附带软件,从可靠来源安装应用软件,时时刻刻保持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为最新版本,避免软件漏洞被利用、被攻击。
在学院信息化的应用场景方面,陈训威提到武汉大学的强国号平台昨天在学习强国“重装”登陆,学校未来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内容方面的生产。学院教师应该也必须成为优质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教学信息化的先行者。最近EIC已经联合其他行政办公室做出了一些相应尝试,协助在B站申请了官方认证号,并开了首次直播。以教师为主体生产经济管理专业性内容和以学生为主体生产贴近年轻人的短视频内容,是未来可以尝试的方向。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学习场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也应该从传统教师向互联网教师进行转型。年轻人在哪里,老师就应该在哪里。
EIC作为学院信息化的核心技术部门,经过调研,认为数据分析能力是学院师生最紧迫、最普遍需要的一种能力。未来将围绕数据分析的真实应用场景来打造EIC的核心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快速的输出给全院师生。
从行政办公的角度来看,日常管理工作与数据分析也紧密相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分享数据、解读数据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应成为每一位行政职员的基本功。而数据分析的最关键之处,是要实时、动态地收集、更新主管业务的基础数据。70.33%的行政职员在用传统方式收集数据,81.22%的行政职员手上的业务数据不全。
合适的技术就是好的技术。现阶段对零散数据最好的处理手段,就是熟练掌握EXCEL。在EXCEL的应用能力上,行政职员总体表现优异。95.6%的老师能使用EXCEL的基础统计功能,62.64%的老师能使用较为复杂的汇总功能,42.86%的老师能熟练运用EXCEL的各种函数。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频地、重复地操作格式化数据,建议与EIC联络,可通过开发小型应用系统来解决。
如何通过数字化协作来提高个人及团队的工作效率?陈训威通过分享2019年年底EIC组织承办省级示范中心年会的经验,具体讲述了数字化办会、移动端办会对提高会务工作效率、降低办会成本方面的巨大作用。
利用好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多使用跨平台协作工具是提高个人信息化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的关键。60.43%的行政职员未使用过学校信息中心的“正版软件”服务,63.74%的行政职员不使用校内邮箱,52.75%的行政职员用传统方式安排个人日程,65.84%的行政职员不用跨平台工具记录学习笔记,62.64%的行政职员不使用文档协作工具。建议大家尝试利用跨平台的效率工具管理日程、记录笔记。使用跨平台协作工具可以不受设备类型、操作系统版本的限制,随时记随时用随时查,让知识快速地流转,形成生产力。
培训会最后陈训威介绍说,学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确实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垂直业务系统,在学院层面没有横向打通。学院层面既无法从宏观上整体地运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也无法从微观上快速地去评估教职员工的个体绩效。学校信息中心已启动相关工作,“武汉大学智慧学院”建设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建议学院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学校“智慧学院”的框架内推进。
培训会结束后,学院党委领导继续与各行政办公室主任召开了新学期主任工作交流会。党政办罗睿、学科办彭琼、本教办王芳、研教办马亮、学工办周立超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原文节选自:武汉大学新闻网-【停课不停学】陈训威畅谈学院信息化建设
陈训威简介
陈训威,男,高级工程师,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主任,WHUMOOC工作室主任,武大版思政MOOC建设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珞珈在线”MOOC平台建设技术支持专家。
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领域为MOOC及SPOC的建设与运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进、智慧教育及互联网教育等,自组软硬件研发团队致力于将MOOC制作流程简单化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常态化,并自建摄影棚和工作室进行公益性的教师培训和宣传推广工作。
主持建设并负责运营的4门思政课MOOC均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总选课人数突破50万人。提出的“全员参与、全校覆盖、全方位互动、全流程混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2018年元月获颁中国大学MOOC“突出贡献奖”。
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思政”等领域有深刻的体悟、独到的洞察和扎实的实践。近三年,将“武大思政MOOC”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微电影大赛”打造成了全国知名品牌。相关工作被武大官网、武大官微、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全方位多轮次报道。
背景资料:
2017年12月,【思政课改革】“慕课”达人陈训威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研中心主任孙来斌教授说:“陈老师人缘非常好,善于沟通。很多老师一开始并不看好慕课,他就跟他们耐心细致地交流,消除大喊其难的老师的疑虑。每个老师试拍他都在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出面协调解决。”
“这么多年,陈训威做到了‘随叫随到、谁叫都到’,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他富激情、有技术、懂思政、善沟通,老师们愿意被他说服,乐于和他合作,我们的思政课慕课建设才能推行得这么顺利这么成功。”孙来斌说。
2019年7月1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与信息中心主任陈训威聘任仪式在学院第三会议室举行
2019年10月,陈训威做五星级安全实验室评选汇报
武汉大学网站群介绍:
从2013年起,我校(武汉大学)开始利用西安博达站群系统集中管理网站,将网站的发布和管理分离,有效的保障了网站安全。目前武汉大学的中英文门户,新闻、招生、校友等主要网站、以及200多个职能部门和院系的门户和二级网站都纳入了站群进行统一管理。
沈作霖介绍,对本次的信息化培训,早在上学期就经过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要适时举办。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大家至今也不能坐下来听讲、面对面交流。为了将学院各项工作往前推进,学院党委决定利用网络会议进行线上学习。
陈训威主讲的题目是“数字化生存与学院信息化建设”,分别从信息安全、应用场景和数字化协作三个方面展开。接到主讲任务之后,陈训威特意在知网上以“高等学校、学院信息化”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文献,检索到的392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是和学院信息化本身相关。大多是学校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财务信息化等内容。说明在这个领域,深入思考的人很少。但以经管院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大的规模,必须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来提升学院治理水平。为了贴近各办公室的工作需求,陈训威提前一天向全院行政教辅人员发放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收到的91份有效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

讲到信息安全时,陈训威强调“阳光之下无新事,互联网上无隐私”。信息安全,首先是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高校工作者,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严守意识形态安全这一红线,把好宣传关,传播正能量。EIC作为院内承担信息安全的技术部门,为解除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将学院官网及多个院内网站迁移到了学校信息中心站群。
信息安全,其次是数据安全。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72.53%的行政职员习惯用办公电脑保存数据,89.01%的行政职员习惯用移动存储备份数据。但存储硬件的不可靠性,随时都有可能为数据带来“灭顶之灾”。陈训威建议个人的重要数据利用百度云盘存储,部门的重要数据,特别是不方便在公有云上存储的数据,未来可利用学校信息中心的私有云存储。这样既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也能在传递数据、分享数据、移动办公时更有效率。29.67%的行政职员更新操作系统不及时,34.07%的行政职员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应用软件,这些都是极其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及附带软件,从可靠来源安装应用软件,时时刻刻保持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为最新版本,避免软件漏洞被利用、被攻击。
在学院信息化的应用场景方面,陈训威提到武汉大学的强国号平台昨天在学习强国“重装”登陆,学校未来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内容方面的生产。学院教师应该也必须成为优质互联网内容的生产者、教学信息化的先行者。最近EIC已经联合其他行政办公室做出了一些相应尝试,协助在B站申请了官方认证号,并开了首次直播。以教师为主体生产经济管理专业性内容和以学生为主体生产贴近年轻人的短视频内容,是未来可以尝试的方向。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学习场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也应该从传统教师向互联网教师进行转型。年轻人在哪里,老师就应该在哪里。
EIC作为学院信息化的核心技术部门,经过调研,认为数据分析能力是学院师生最紧迫、最普遍需要的一种能力。未来将围绕数据分析的真实应用场景来打造EIC的核心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快速的输出给全院师生。
从行政办公的角度来看,日常管理工作与数据分析也紧密相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分享数据、解读数据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应成为每一位行政职员的基本功。而数据分析的最关键之处,是要实时、动态地收集、更新主管业务的基础数据。70.33%的行政职员在用传统方式收集数据,81.22%的行政职员手上的业务数据不全。
合适的技术就是好的技术。现阶段对零散数据最好的处理手段,就是熟练掌握EXCEL。在EXCEL的应用能力上,行政职员总体表现优异。95.6%的老师能使用EXCEL的基础统计功能,62.64%的老师能使用较为复杂的汇总功能,42.86%的老师能熟练运用EXCEL的各种函数。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频地、重复地操作格式化数据,建议与EIC联络,可通过开发小型应用系统来解决。
如何通过数字化协作来提高个人及团队的工作效率?陈训威通过分享2019年年底EIC组织承办省级示范中心年会的经验,具体讲述了数字化办会、移动端办会对提高会务工作效率、降低办会成本方面的巨大作用。
利用好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多使用跨平台协作工具是提高个人信息化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的关键。60.43%的行政职员未使用过学校信息中心的“正版软件”服务,63.74%的行政职员不使用校内邮箱,52.75%的行政职员用传统方式安排个人日程,65.84%的行政职员不用跨平台工具记录学习笔记,62.64%的行政职员不使用文档协作工具。建议大家尝试利用跨平台的效率工具管理日程、记录笔记。使用跨平台协作工具可以不受设备类型、操作系统版本的限制,随时记随时用随时查,让知识快速地流转,形成生产力。
培训会最后陈训威介绍说,学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确实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垂直业务系统,在学院层面没有横向打通。学院层面既无法从宏观上整体地运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也无法从微观上快速地去评估教职员工的个体绩效。学校信息中心已启动相关工作,“武汉大学智慧学院”建设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建议学院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学校“智慧学院”的框架内推进。
培训会结束后,学院党委领导继续与各行政办公室主任召开了新学期主任工作交流会。党政办罗睿、学科办彭琼、本教办王芳、研教办马亮、学工办周立超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原文节选自:武汉大学新闻网-【停课不停学】陈训威畅谈学院信息化建设
陈训威简介
陈训威,男,高级工程师,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主任,WHUMOOC工作室主任,武大版思政MOOC建设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珞珈在线”MOOC平台建设技术支持专家。
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领域为MOOC及SPOC的建设与运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进、智慧教育及互联网教育等,自组软硬件研发团队致力于将MOOC制作流程简单化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常态化,并自建摄影棚和工作室进行公益性的教师培训和宣传推广工作。
主持建设并负责运营的4门思政课MOOC均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总选课人数突破50万人。提出的“全员参与、全校覆盖、全方位互动、全流程混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2018年元月获颁中国大学MOOC“突出贡献奖”。
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思政”等领域有深刻的体悟、独到的洞察和扎实的实践。近三年,将“武大思政MOOC”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微电影大赛”打造成了全国知名品牌。相关工作被武大官网、武大官微、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全方位多轮次报道。
背景资料:
2017年12月,【思政课改革】“慕课”达人陈训威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研中心主任孙来斌教授说:“陈老师人缘非常好,善于沟通。很多老师一开始并不看好慕课,他就跟他们耐心细致地交流,消除大喊其难的老师的疑虑。每个老师试拍他都在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出面协调解决。”
“这么多年,陈训威做到了‘随叫随到、谁叫都到’,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他富激情、有技术、懂思政、善沟通,老师们愿意被他说服,乐于和他合作,我们的思政课慕课建设才能推行得这么顺利这么成功。”孙来斌说。
2019年7月1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与信息中心主任陈训威聘任仪式在学院第三会议室举行
2019年10月,陈训威做五星级安全实验室评选汇报
武汉大学网站群介绍:
从2013年起,我校(武汉大学)开始利用西安博达站群系统集中管理网站,将网站的发布和管理分离,有效的保障了网站安全。目前武汉大学的中英文门户,新闻、招生、校友等主要网站、以及200多个职能部门和院系的门户和二级网站都纳入了站群进行统一管理。